国内文旅演艺项目发展研究

发布日期:2021-02-01 发布人: 原创 浏览次数:1659

什么是文旅演艺?


  文旅(旅游)演艺是指在旅游目的地所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,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,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各种表演及演出活动,包括了节庆表演、专业演出、仪式表演等动态活动,是旅游体验的重要来源,同时也是游客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吸引物。


从“一台戏”到“一个产业”:文旅演艺行业的崛起


  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,我国旅游演艺行业从最初接待需求下的“一台戏”演变成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“新兴产业”。在政府主导,政策支持和国企民营资本竞相涌入的背景下,旅游演艺行业进入了高速成长期,目前呈现出“大投入、大制作、大导演、高科技”的发展特点。


文旅演艺的特点


  (一)旅游演艺主题明确,突出地方文化特色
  (二)注重娱乐性,强调旅游者欣赏性与参与性的结合
  (三)商业特性明显,能产生巨大溢出效益
  (四)具有周期性、区域性和季节性


经济转型引发资本追捧


  现如今,随着宏观经济“三去一补”,经济增长逐年放缓,传统经济趋于低迷,地产转型“地产+”,互联网转型“互联网+”,而演艺作为男女老少都喜欢老牌行业,在如今经济形式下,“演艺+”成为了今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目标方向,资本大量的进入具有潜力和市场的新兴行业。


2017年全国文旅演艺票房收入达到42.92亿元


  2017年全国文旅演艺共计7.25万场,实际票房收入42.62亿元,其中:驻场演出3.24万场。票房收入9.34亿元;大型实景演出2.32万场。票房收入12.82亿元,主题公园演出(有直接票房收入的)1.69万场。票房收入20.46亿元.
  主题公园因为其体验项目的丰富性和可玩性都高于其他两类,更受大众喜欢,虽然演出场次相对较低,但收入远远高于其他两类,驻场演艺由于其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和流动性较强的优势,在演出场次数量占据榜首,但收入不如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。


2017年全国文旅演艺情况良好,主题公园优势突出


  从演出场次来看,驻场演出的数据都高于其他两类,占据市场62.9%,因为驻场演出的设备和人员都是随着演出的编排而流动的,相较于其他两类,驻场演出的机动性比较强,往往在一个地区不会呆很久,流动比较频繁,所以在演出场次上,远高于实景演出和主题公园演出,同时在剧目台数上也是小剧场、小项目在数量上高于实景和主题公园。
  从观众数量上来看,主题公园占据市场一半,高达50.10%,说明游客更喜欢主题公园的演出形式,主题公园相比驻场和实景,拥有观赏强、可玩性高、体验足的绝对优势,也是大投入大产出的文旅项目特点,文旅演艺的成功,将会产生巨大的溢出效益。
  实景演出处于驻场演出和主题公园演出的中间层次,比上不足比下有余,各类数据平均占据市场1/4的份额,在23%-28%之间,一旦出现引爆点,发展将爆发式增长,现阶段处于市场潜伏期。


2017年文旅演出地域主要分布在西南、华南地区


  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密集的区域,该地区文化地域深厚,传统文化传承相对完整,人们有文化信仰,文旅演出在该地区很有市场,达到25%,是文艺歌舞等传统文化演艺类型的不二之选。
  华南地区是全国文旅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,该地区凭借长三角和海南岛的独特经济和地形优势,是全国文旅产业的先行者,市场占有率达到24%,开发了大量的和密集的文旅小镇和文旅地产,由此衍生出了大量的文旅演艺项目


项目建设主要成本在固定投资,而演出成本较低


  除去万达的《汉秀》、《傣秀》国内驻场演艺场均演出成本平均为6万元/场,演出费用相对较低,但是国内驻场演艺的平均固定投资在12万元/每座位,一场演艺秀一般要设置2000-4000个座位,影响旅游演艺项目收益的四因素:产品、营销、价格、区位,需要综合衡量这些因素进行投入产出比分析,总体来说,演艺的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的投入。


文旅演艺收入差距明显,文化内核成为核心竞争力


  对比《千古情系列》和《印象系列》,两者都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优良的团队,但如今《千古情系列》一路飙升,并以宋城演艺成功上市,《千古情系列》营业收入远远高于《印象系列》,营业收入差距明显,宋城2018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高达15.11亿元。
  反观印象系列,以《印象•海南岛》为例,表现出模式化、同质化和空洞化的特性,尽管产生视觉冲击,但表现形式的单一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的惰性。对内容的浅俗克隆,加上当地景观和文化特色的关联性严重脱节,尽管演出运用了现代时尚的高科技元素,内容缺乏本土文化的精髓,无法让人对其产生共鸣。
  由此看来,文化内核已然成为核心竞争力,如果还停留在华丽场景下空洞的文化泡沫工程,迎来的将是市场的残酷选择。


宋城演艺发展模式“主题公园+文化演艺”


  “主题公园+文化演艺”最大的好处就是,主题公园提供硬件,文化演艺提供软件,硬件能留住游客,软件能吸引游客,在一个公园+一台演出的基础上,宋城景区通过景区门票、演艺票及物业租赁取得收益。在门票方面,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吸引来杭州的游客观赏,通过收取游客的门票费用赚取利润,两者结合能实现“1+1>2”的效果,宋城一直沿用这一模式,年均观众达5000万人次,从2013年到2017年营业收入相比翻了近五翻。


宋城演艺发展路径规划


  宋城演艺自身就是线下平台型的公司,演艺宋城主抓内容板块,把千古情系列做到极致,资本宋城,并购上下游,拓展延伸文化产业链,但这两大板块,都是服务于文化宋城,文化宋城作为宋城演艺的平台,就其未来的成长性而言,借助在文化演艺行业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的竞争优势,宋城演艺积极延伸文化产业链,布局影视行业等领域,其未来的成长性比较明确。


宋城演艺千古情全国商业板块分布


  宋城演艺凭借着“主题公园+文化演艺”的战略模式,通过异地复制与轻重资产交互运用,宋城集团在海内外城市大幅推进商业项目,尤其是可选择土地资源相对低廉的三四线城市开拓,并通过成熟的运作管理进行异地复制。  


结语


  文旅演艺不是自我陶醉,也不是搞商业地产开发的噱头,文旅演艺最终的初心是把一个IP和一种文化融合,演出特色,演出我国诸多文化的精彩,中国的文旅演艺行业,不缺演艺,但缺强lP;不缺观众,但缺叫好又叫座的商业作品;不缺专业执行,但缺战略高度,思考市场需要什么,喜欢什么,因地制宜贴合大众,文旅演艺的最终目的是要拉动地区经济增长,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,脱离这条主线的文旅演艺是畸形演艺,不论演艺的类型是驻场、实景还是主题公园+文化演艺,都是要促使人们产生共鸣,感到开心,满足更高的精神文化追求,能在电视直播上看到的内容就尽量不要搬到舞台上来,现场观看应该是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,游客才会愿意花钱买单,靠科技、特效、大场面来撑场的文旅演艺,都是华而不实的杂技表演。未来的文旅演艺在产品上要让文化更加通俗,接地气,让更多的群体与受众看得懂节目,这样市场才会更广,光靠几场演艺是无法存活的,怎么把IP品牌建立起来,实现在市场上的差异性和唯一性,用IP来提高影响力,让IP变现,在观众体验上挖掘互动式与沉浸式的体验方式,这才是未来文旅演艺要走的道路。

0731-85658666 微信客服 手机二维码